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小 丫

成长点滴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骑行十里画廊(上)  

2018-04-11 20:56:48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骑行十里画廊(上) - 小丫(山夫记录) - 小    丫

 

骑行十里画廊(上) - 小丫(山夫记录) - 小    丫

 

 

小丫桂贵游记---骑行十里画廊(330日)


       十里画廊,听上去就是大气而美丽的。

       提前做功课,得知十里画廊最好的旅游方式就是骑自行车,悠哉悠哉地徐徐而行。

       忘了在哪里看到的,说没有自行车就没有阳朔。

       那就再接再厉,又租下两辆自行车。还是我和小丫一辆,奶奶一辆。吃完早饭,收拾停当,问过租车处具体怎么走,骑车走人。

       正好昨天骑了一小段自行车,算是热身,把青年时候的骑车技术又全须全尾找了回来。骑上自行车,恍惚间又有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,恰与十里画廊匹配着。

       小丫自是高兴,话也多。我说小丫你是不是挺恣的?她问我什么叫恣,我说恣就是美,高兴。她说那当然恣了!

       于是又开嗓:我想去桂林呀---

       我说桂林都去过了,这是阳朔。

       她不听,还是唱,很大声。

       正好从两个游客身边骑过去,那两个游客循着歌声看着小丫笑。

       游客很多,大多骑着自行车,也有租电动车的。

       十里画廊的“廊”就应该这条平坦宽阔的大道,“画”则是两侧以山为主的风景了。画和廊是不能分开的,它们和田园、风俗民居、乔木灌木、花花草草乃至于观景台、休息亭等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,构成一幅极富魅力的大自然画卷。

       就连我们这些骑行客,也是画卷的一部分。

       三月的阳朔当然不像我们北国,这里已是完全的春色,或者,这里根本就没有过冬天。柳枝有新绿,桂树生嫩芽,成片的油菜花养眼怡人,还有那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,或苞或放,煞是漂亮。两侧是峰林,绮丽壮美。形状各异的“碧玉簪”,郁郁葱葱,鳞次栉比,让人顿生美的情愫。

       小丫入画来。我举起手机,把这些美丽的景色和小丫一起留在镜头里。

       镜头里的小丫和那些作为背景的山是那样的和谐,一样的柔美,一样的稚嫩。忽然感觉这里的山和别处的山是不一样的。一般来说,山是粗犷的,嶙峋的,甚至是野蛮的。而这里耸立的山峰,让人感觉是柔软的,优雅的,友好的,是可以和你手挽手、肩并肩做朋友的。苏轼写庐山是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,而这里不是,这里的山侧看是峰,横看也是峰,它们各自独立,少有相连的岭,独立成章,而又是很显亲昵的。它们是那样的精致,那样的唯美,那样的玲珑。我想这也就是阳朔的山独具魅力之所在吧!

       骑着自行车,耳边轻轻地吹拂过微风,自由自在地穿行于山水之间,欣赏着画廊美景,听着小丫有一句无一句的歌,实在是让人惬意的事儿。

       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就是这里吧?

       其实不需要去看人为附会在奇岩异石上的什么海豚出水、尼姑下山、八戒晒肚、金猫出洞、骆驼过江、美女梳妆等所谓的景观,听着就煞风景。只要你用心去领略和体会,这里的一切都会触动你的心弦,你会听到山的呼吸,峰的脉动,树的絮语,你可以和它们交流、会话。这比那些刻意穿凿的所谓景观要深厚得多。

       聚龙潭有个很大的溶洞,小丫第一次见到溶洞,可能感到既新鲜又惊讶。看了外面的奇峰竟秀,再观赏洞内琳琅多姿的石芽、石花、钟乳,过里面的地下河,又是不可多得的一种体验。

       时近中午,小丫说肚子有点咕噜了,便停下车子,坐到路边长凳上补充点儿能量。小丫看着一辆辆过去的自行车、电动车,看着骑车的人,突然有个新发现,说:这么多外国人呀?他们是哪里的呀?我看了看,对她说,那两个白人一般是欧美的,那个黑人一般是非洲的,至少他老家是非洲的。

       骑行的外国人挺多的,都是背包客,他们给这里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。

       小丫吃饱了喝足了,去路边捡石子、采野花。

       回来后小丫对我们俩说,这个地方真好,咱们在这里住下吧!

      在这里住下! 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感受和要求,恐怕也是对这个地方最高的褒奖吧?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